2023年4月8日,“國地杯”第四屆全國大學生自然資源科技作品大賽在内蒙古呼和浩特順利落下帷幕。我院由土地資源管理專業2020級本科生瞿穎、袁西麗、程嘉璇同學及2019級馮穎同學組成的“紅樹林碳彙先鋒隊”在賈培宏教授的指導下完成的作品《1988-2020年海南島清瀾港紅樹林生态修複碳彙貢獻》榮獲“優秀作品獎”。
該大賽由中國自然資源學會主辦,中國自然資源學會教育工作委員會、内蒙古财經大學資源與環境經濟學院、南京大學地理與海洋科學學院、廣東國地規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自然資源學會承辦,内蒙古自然博物館、内蒙古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學院、自然資源部碳中和與國土空間優化重點實驗室、《幹旱區資源與環境》編輯部協辦;是為提升大學生對資源國情的科學認知,鼓勵大學生樹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色發展理念,調動大學生參與自然資源科技事業的積極性與創造性,提高資源相關專業大學生對資源問題的分析與實踐能力的學術交流大賽。
本屆大賽主題是“踐行兩山理論•助力雙碳目标”,呼應了國家生态文明建設的戰略要求,傳播了資源國情和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色發展理念,提升了大學生對資源國情的科學認知,提高了大學生的理論學習、科學研究和團隊協作等綜合能力,促進了全國資源管理相關在校大學生參與自然資源科技事業的積極性與創造性。自2022年6月23日大賽1号通知發布起,得到了全國各地高校的積極響應,促進了不同院校、不同專業方向大學生之間的學術交流,培養了更多的優秀青年科技人才,為建設美麗中國做出更大的貢獻。
紅樹林作為重要的海洋“藍碳”生态系統之一,具有較高的碳蓄積效率。并且是脆弱、敏感、易受人類活動影響的生态系統。我院團隊參賽作品以海南島清瀾港紅樹林濕地為研究對象,通過野外地面調查與實驗室分析,基于多時相LANDSAT遙感數據提取1988-2020年海南島清瀾港紅樹林海岸土地利用覆被變化特征信息,利用InVEST模型碳儲量模塊對海南島清瀾港紅樹林地區藍碳的時空分布格局進行分析計算,以探究在生态修複背景下海南省紅樹林海岸土地利用覆被變化對碳彙能力的影響,可以為計量化評價海南省紅樹林濕地生态修複的碳彙貢獻提供技術支持,為海南島清瀾港紅樹林生态修複發展方案提供科學依據。
本次大賽中,同學們通力合作,在實踐中加深了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提升了學生溝通協調以及團隊合作能力,鍛煉了我院同學們專業理論知識應用于科研實踐的技能,展顯了海大師生風采,為學校争得了榮譽。(文稿撰寫:瞿穎、程嘉璇;圖片:程嘉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