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2月25日,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馬亮教授應邀為我院學子作題為《關系、人情與行政負擔——兼論日常生活中的公共管理學》的專題報告。報告會在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觀瀾湖校區3-B301舉行,由學院執行院長徐豔晴教授主持,2022級、2023級行政管理本科生以及2023級、2024級研究生共同參加了本次講座。

馬亮教授為我院學子授課現場
中國社會作為一個關系型社會,公民和企業在與政府打交道時常常需要依賴私人關系(即“找關系”)和托人情來完成事務,這不僅增加了個人和社會的人情負擔,也加劇了社會不公平。馬亮教授的研究聚焦于政民互動中的行政負擔問題,探讨了如何通過制度變革和數字化轉型來減輕這種負擔,并推動社會從關系主導轉向規則主導。
馬亮教授首先介紹了行政負擔的概念,它既包括客觀的成本,如時間、金錢和努力,也包含主觀體驗,如心理壓力。他指出,在中國的特殊背景下,關系和人情在政民互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接着,馬亮教授以遼甯省“辦事不找關系”改革為例,詳細分析了這一政策對行政負擔的影響。此外,馬亮教授還強調了數字政府建設的重要性。随着信息技術的發展,政府服務正在經曆前所未有的數字化轉型,這不僅有助于提高效率,還能減少人為因素造成的障礙。馬亮教授總結道,隻有當正式制度能夠替代非正式制度的功能時,中國才能真正走向規則型社會。未來的研究應繼續關注日常生活中的公共管理實踐,探索更多改善政民互動的方法路徑,推動公共服務從人情味走向有溫度,實現普遍化的公平與效率。

徐豔晴執行院長代表學院緻辭

講座現場
在講座臨近尾聲之際,同學們踴躍參與了互動環節,現場氣氛熱烈。馬亮教授以其深厚的學術造詣和豐富的實踐經驗,詳細解答,并結合實際案例分析,讓抽象的理論變得生動具體,并鼓勵同學們關注本土特色,思考如何将傳統智慧與現代治理理念相融合,以創新的方式解決實際問題。通過這次深入交流,不僅加深了對公共管理學科的理解,也激發了他們對未來研究和實踐的熱情。同時,講座啟發同學們關注日常生活中的行政障礙,探索優化服務流程的方法,并強調了法治意識和職業操守的重要性,為未來的研究和實踐奠定了堅實基礎。
撰稿:張可輝 審核:歐少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