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背景
[1]2015.08-2016.08:印第安納大學公共健康學院,訪問學者,休閑管理;
[2]2011.03-2011.08:日本神戶大學國際協力研究科,訪問學者,空間計量經濟學;
[3]2002.09-2005.06:東北師範大學城市與環境科學學院,人文地理學專業,理學博士學位,研究方向為區域開發與規劃;
工作經曆
2005年6月至今: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旅遊學院
開設課程
本科課程:旅遊規劃與開發、旅遊策劃、初級會計學、财務管理等;
研究生課程:旅遊規劃與開發、财務管理等
科研項目(以主持為主)
縱向課題:
[1]2018.09-2019.09:海南旅遊消費空間擴展路徑研究-基于海南國際旅遊消費中心建設背景(HNSKY2018013),2018年度海南省社科院課題,主持;
[2]2018.03-2019.03:海南省全域旅遊發展創新體系構建研究(ZDYF2018213),2018年度海南省軟科學研究計劃項目,主持;
[3]2016.11-2016.12:海南開放型全域旅遊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研究.2016年度海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主持;
[4]2015.04-2017.12:新海上絲綢之路視阈下南海旅遊開發的推進模式研究(HNSK(YB)15-45),2015年度海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主持;
[5]2014.11-2017.11:新海上絲綢之路視阈下南海旅遊開發的推進機制研究(Hnkyzx2014-03),海南省教育廳高校科學研究專項項目,主持;
[6]2014.10-2016.12:新海上絲綢之路視阈下南海旅遊開發的縱深推進研究(TYETP201337-2),國家旅遊局旅遊業青年專家培養計劃資助項目,主持人,在研;
[7]2014.06-2017.12:海南争創開放型服務業發展的實踐範例研究(HNSK(ZD)-A1),2014年海南省社會科學專項重大課題,主持;
[8]2013.10-2016.12:1950年以來海南島旅遊開發的社會負效應生成與治理研究(TYETP201337),國家旅遊局旅遊業青年專家培養計劃資助項目,主持;
[9]2011.01-2011.12:海南島益壽型旅遊業發展模式創新中日合作研究(W2011119),2011年度國家外專局科教文衛引智項目,負責;
[10]2010.01-2012.12:近現代海南島社會變遷與區域開發時空演進的共轭機制研究(40961005),2009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主持;
[11]2010.01-2012.12:海南益壽型旅遊産業發展研究(2010GXS5D252),2010年度國家軟科學研究計劃項目,主持;
[12]2010.01-2012.12:金融危機生成與傳異的社會誘發機制研究(09YJC840008),200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項目,主持;
[13]2009.06-2010.06: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的社會變遷支撐研究(HNSK09-45),2009年度海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主持;
[14]2009.06-2010.06:海南島旅遊開發與社會變遷共轭演進研究(809004),2009年度海南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主持;
[15]2008.06-2009.10:海南省特區城市可持續發展能力成長過程測度與成長模式選擇(hjsk2008-03),2008年度海南省教育廳高校科研項目,主持;
[16]2007.09-2008.06:海南島區域開發與社會變遷的互饋機制研究(807013),2007年度海南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主持;
橫向課題:
[1]2019.05-2019.08:海南省旅文系統涉西部市縣規劃實施評估,2019年度海南省旅文廳項目,主持;
[2]2015.01-2015.06:三亞市“十三五”旅遊業發展規劃綱要編制(HD-KYH-2014109),2015年度三亞市旅遊委項目,主持;
[3]2011.01-2011.03:國際旅遊島背景下海南鄉村旅遊跨越式發展的用地保障研究(HD-KYH-2011-004),2011年度海南省土地儲備整理交易中心項目,負責;
學術成果(以一作和通訊作者、二作為主)
代表性學術論文:
[1]海南國際旅遊消費中心建設探析[J].南海學刊,2018,4(02):19-21.
[2]海南鄉村旅遊跨越式發展的圖景解構與路徑探析[J].新東方,2011,(6):35-38.
[3]現代海南島社會變遷及其特征分析[J].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學報(社科版),2010,28(6):1-7.
[4]新形勢下高校學習型領導班子創建探微[J].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11(1):27-31.
[5]建省辦特區以來海南島黎族地區社會變遷研究[J].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學報(社科版),2010,28(5):1-7.
[6]區域開發與社會變遷互饋演進的多元共轭本源解析[J].生産力研究,2009(23):110-118.
[7]海南經濟特區縣域可持續發展能力地域分異特征評析[J].河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39(5):494-499.
[8]城市可持續發展能力成長過程理論解析與模型[J].經濟地理,2006,26(6):961-964.
[9]城市可持續發展能力成長過程理論解析[J].吉林省經濟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6,20(1):3-7.
[10]中日韓三國可持續發展量化比較研究[J].中國國情國力,2005(1):28-30.
[11]東北資源型地域經濟類型的形成與調控研究[J].經濟地理,2004,24(5):707-710.
[12]東北資源型地域經濟系統形成演化機理研究[J].世界地理研究,2004,13(4)61-67.
代表性專著教材:
[1]旅遊經濟學(主編)[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18.
[2]都市區地域空間演化與調控研究[M].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11.
[3]城市可持續發展能力成長過程理論與實證[M].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09.
[4]旅遊策劃:原理、方法與實踐[M].武漢:華中科大出版社,2009.
[5]旅遊經濟學[M].北京:中國旅遊出版社,2007.
學術獎項(省級以上獎項,排名在前三為主)
[1]2014年8月榮獲第二屆全國普通高校青年教師教學大賽三等獎,國家教育部;
[2]2014年11月榮獲海南省高等學校優秀中青年骨幹教師,海南省教育廳;
[3]2014年6月榮獲第八屆海南省普通高校青年教師教學大賽一等獎,海南省教育廳;
[4]2009年11月榮獲第六屆海南省普通高校青年教師教學大賽一等獎,海南省教育廳;
其他
[1]2018年12月入選海南省委聯系服務重點專家後備人選;
[2]2013年9月入選國家旅遊局旅遊業青年專家培養計劃,國家旅遊局;
[3]2010年10月入選海南省“515”人才工程第二層次人選,海南省人民政府;
[4]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地球科學部通訊評審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