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育經曆
2011.09-2016.06,中山大學,自然地理學專業,博士;
其中,2013.10-2015.09,美國聖路易斯大學(Saint Louis University),地球與大氣科學系(國家留學基金委公派留學聯合培養博士);
2008.09-2011.06,華南師範大學,自然地理學專業,碩士;
2004.09-2008.06,南昌大學,新聞傳播學專業,學士。
二、研究領域
紅層與丹霞地貌;國家公園建設與管理;研學旅遊。
三、主持的科研項目
1.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國西北部幹旱區和東南部濕潤區丹霞地貌發育機制的對比研究,項目批準号:41761002;項目起止年月:2018年1月-2021年12月(在研)。
2. 海南省高層次人才項目:基于于自然教育功能的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研學旅遊體系構建研究,項目編号:420RC519;項目起止年月:2020年12月-2023年12月(在研)。
3. 海南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熱帶海島地區丹霞地貌發育機制及其地質遺迹保護研究-以海南白石嶺為例;項目編号:417095;項目起止年月:2017年1月-2018年12月(已結題)。
4. 廣東省韶關市丹霞山管理委員會科研項目,美國Zion國家公園和中國丹霞山丹霞地貌對比研究;項目起止年月:2014年5月-2016年5月(已結題)。
四、科研成果
[1] 潘志新, 任舫, 陳留勤, 吳昊, 占義勇. 陝北丹霞地貌特征及國内外對比研究[J]. 地理科學,2021,41(6):1069-1078.
[2] 潘志新, 任舫. 美國西部丹霞地貌特征及演化過程研究——以猶他州Zion國家公園為例[J]. 山地學報,2020, 38(2): 210-221.
[3] 潘志新, 任舫,彭華. 美國西部紅層地貌發育及與中國東南部丹霞地貌的對比[J]. 地理研究,2018, 37(12): 2399-2410.
[4] 潘志新, 彭華, 任舫, John Encarnacion. 美國Zion國家公園紅層地貌發育研究[J]. 地球學報, 2016,37(1):116-126.
[5] 潘志新, 彭華. 國内外紅層分布及其地貌發育對比研究[J]. 地理科學, 2015,35(12): 1575-1584.
[6] 彭華, 潘志新, 闫羅彬, Scott Simonson. 國内外紅層和丹霞地貌研究述評[J]. 地理學報, 2013, 68(9): 1170-1181.
[7] 彭華, 邱卓炜, 潘志新. 丹霞山順層洞穴風化特征的試驗研究[J]. 地理科學, 2014, 34(4): 454-463.
[8] Peng Hua, Pan Zhixin, Qiu Zhuowei. Weathering pattern and development process of bedding-controlled caves at Mt. Danxiashan, China[J]. Zeitschrift für Geomorphologie, 2015, 59(1): 165-182 .
[9] Peng Hua, Ren Fang, Pan Zhixin. A review of Danxia landforms in China[J]. Zeitschrift für Geomorphologie, 2015, 59(1): 19-33.
[10] Ren Fang, Scott Simonson, Pan Zhixin. Interpretation of Geoheritage for Geotourism-a Comparison of Chinese Geoparks and National Parks in the United States[J]. Czech Journal of Tourism, 2013, 2(2): 105-125.
五、講授課程
《Introduction to Physical Geography》《Introduction to Environmental Sciences》
《中國地理》《國家公園建設與發展》《城市社會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