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個人簡介
蒲羅曼,女,生于1993年6月,吉林大學管理學博士,碩士生導師,海南自由貿易港E類人才。2020年9月起,就職于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土地資源管理系,擔任講師一職。研究領域包括:土地利用/覆被變化、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糧食産量估算、農業遙感。主持或參與多項國家級、省部級、市廳級及校級科研課題,并在《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Theoretical and Applied Climatology》、《Agriculture》、《Land》、《幹旱區資源與環境》等國内、外知名期刊發表學術論文十餘篇。
2.教育經曆
(1)2016年9月至2020年7月 吉林大學地球科學學院/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态研究所 土地資源管理專業 碩博連讀博士階段
其中 2018年10月至2020年1月 美國俄克拉荷馬大學地球觀測與建模中心(訪問學者)
(2)2014年9月至2016年8月 吉林大學地球科學學院/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态研究所 土地資源管理專業 碩博連讀碩士階段
(3)2010年9月至2014年7月 吉林大學地球科學學院 土地資源管理專業 本科
3.工作經曆
2020年9月至今 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土地資源管理系 講師
4. 發表論文
[1] Pu L, Jiang J, Ma M, Huang D. Gaps between rice actual and potential yields based on the VPM and GAEZ model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China[J]. Agriculture. 2024, 14(2): 277.
[2]Pu L, Qi Xia. Urban development boundary setting versus ecological security and internal urban demand: evidence from Haikou, China[J]. Land. 2023, 12(11): 2018.
[3]蒲羅曼.遼甯省未來土地利用情景模拟及玉米生産潛力預測[J]. 農業資源與環境學報. 2022, 39(6): 1174-1184.
[4]Pu L. Demarcation of future urban rigid and elastic development boundaries of the City of Haikou[J]. Sustainability. 2022, 14(5): 2874.
[5]Pu L, Yang J, Yu L, Xiong C, Yan F, Zhang Y, Zhang S. Simulating land-Use changes and predicting maize potential yields in Northeast China for 2050[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2021, 18(3): 938.
[6]Pu L, Zhang S, Yang J, Chang L, Xiao X. Assessing 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s on the potential yields of maize and paddy rice in Northeast China by 2050[J].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Climatology. 2020, 140(2): 167-182.
[7]Pu L, Zhang S, Yang J, Yan F, Chang L. Assessment of high-standard farmland construction effectiveness in Liaoning Province during 2011–2015[J].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2019, 29(4): 667-678.
[8]Pu L, Zhang S, Yang J, Chang L, Bai S. Spatio-temporal dynamics of maize potential yield and yield gaps in Northeast China from 1990 to 2015.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2019, 16(7): 1211.
[9]Pu L, Zhang S, Li F, Wang R, Yang J, Chang L. Impact of farmland change on soybean production potential in recent 40 years: A case study in Western Jilin, China[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2018, 15(7): 1522.
[10]蒲羅曼,張樹文,李飛,等.基于地形因子的吉林西部地區土地利用變化研究[J].東北師大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6, 48(2): 133-140.
[11]蒲羅曼,張樹文,李飛,等.近40年東北農牧交錯帶土地利用變化對人類活動的響應--以吉林省西部地區為例[J].江蘇農業科學, 2016, 44(6): 522-525.
[12]蒲羅曼,張樹文,王讓虎,等.多源遙感影像的侵蝕溝信息提取分析[J].地理與地理信息科學, 2016, 32(1): 90-94
[13]Wang R, Zhang S, Pu L, et al. Gully erosion mapping and monitoring at multiple scales based on multi-source remote sensing data of the Sancha River Catchment, Northeast China. ISP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Information. 2016, 5(11): 200.
[14]王讓虎,張樹文,蒲羅曼,等.基于ASTER GDEM和均值變點分析的中國東北地形起伏度研究[J].幹旱區資源與環境, 2016, 30(6): 49-54.
5.主講課程
(1)水土保持學(本科)
(2)人文地理學(本科)
(3)土地科學原理(碩士)
(4)國土空間規劃原理(碩士)
6.主持科研項目
(1)高分辨率對地觀測系統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民用部分),高分專項廣東省智慧耕地綜合治理遙感應用産業化示範課題七:耕地保護遙感應用方法研究(83-Y50G23-9001-22/23),在研
(2)海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海南島耕地“非糧化”時空演變、驅動機制與管控策略研究(HNSK(QN)24-17),在研
(3)海南省自然科學基金高層次人才項目,協調生态安全與城市發展的海南省重點城市開發邊界劃定研究(723RC466),在研
(4)海南省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項目,海南省水稻産量差距及未來生産潛力預測(321QN187),在研
(5)海口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自貿港建設背景下海口市城市邊緣區生态安全格局構建研究(2023-ZCKT-13),在研
(6)海口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基于供需平衡的海口市未來開發邊界劃定研究(2021-ZCKT-08),結題
(7)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人文社會科學青年學者扶持項目,中國南北方地區耕地“非糧化”對比研究:時空演變、驅動機制與管控策略(24QNFC-05),在研
(8)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思政元素深度融入《水土保持學》課程的路徑探索與實踐(hdjy2348),在研
7.獲獎及榮譽
(1)吉林省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吉林省學位委員會辦公室,2022年12月
(2)海南自由貿易港E類人才,中共海南省委人才發展局,2021年3月
(3)吉林大學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吉林大學,2020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