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況
陳海鷹,男,海南萬甯人,海南省D類人才,管理學博士,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教授,博士生導師,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訪問學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通訊評審專家。主要研究方向為旅遊目的地開發與管理、生态旅遊、國家公園管理、鄉村旅遊等。
2007年7月進入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工作,擔任旅遊管理專業教師至今,分别承擔過《旅遊資源學》《旅遊景區管理》《旅遊規劃與開發》《生态旅遊》《旅遊美學》《旅遊目的地開發與管理》等多門本科及研究生專業課程教學工作,教學效果良好。
2007年來一直從事旅遊目的地開發與管理、生态旅遊、鄉村旅遊等領域的教學與科研工作。近年來,主持完成和在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主持完成和在研省部級課題10項;參與完成或在研國家級、省部級科研項目多項;出版著作3部,參編完成全國規劃教材3部;在《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旅遊學刊》《經濟管理》等國内外權威期刊及其他學術期刊發表論文40餘篇;獲得海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等科研成果獎勵4項。此外,作為項目負責人或主要成員承擔完成海南省旅文廳、海南國家公園研究院、海南省農業農村局、海口市旅文局、海口市發展改革委、雲南省林業廳、四川省水利廳以及相關市縣(區)政府部門和企業委托的多項橫向課題。
二、教育背景
2011.09-2016.06 雲南大學 工商管理與旅遊管理學院,旅遊管理專業,博士
2005.09-2007.06 華中師範大學 城市與環境科學學院,旅遊管理專業,碩士
1992.09-1997.06 華中師範大學 地理系,地理學教育專業,學士
三、工作經曆
2023-12至今, 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 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教授
2018-12至2023-12, 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旅遊學院,教授
2013-12至2018-12, 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應用科技學院、旅遊學院,副教授
2007-07至2013-12, 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應用科技學院,講師
2003-08至2005-07, 海南師範學院附屬中學,地理教研組,中學一級教師
1997-08至2003-07, 海南國科園實驗學校,地理教研組,中學一級教師
四、承擔研究項目
(一)主要縱向課題
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海洋自然保護區旅遊生态補償:适應性、運作機理與實現路徑研究”(編号:41661111,2017.01-2020.12,38萬元,結題,主持)
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旅遊參與度差異視角下鄉村婦女社會角色變遷、自我效能感及其關聯機制研究”(編号:72362010,2024.01-2027.12,27萬元,在研,主持)
3、海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居民感知的鄉村旅遊扶貧障礙:形成動因與作用機理——海口龍鱗村、保亭布隆賽案例”(編号:HNSK(YB)20-10,2020.06-2022.02,3.5萬元,結題,主持)
4、海南省自然科學基金高層次人才項目“面向遊憩利用的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生态補償機制優化研究”(編号:721RC518,2021.09.29-2024.06.30,8萬元,在研,主持)
5、海南省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鄉村旅遊減貧政策的居民感知對其持續參與意願的影響機制 ——基于瓊中縣若幹鄉村旅遊點的樣本分析”(編号:724MS042,起止時間:2024.03.01-2027.02.28,8萬元,在研,主持)
6、海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鄉村民宿經營者可持續創業的影響因素及實現路徑”(編号:HNSK(ZC)23-135,2023.07-2024.07,0萬元,在研,主持)
7、海南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基于生态正義的三亞海濱旅遊生态補償動态機制研究”(編号:413125,2013.01-2016.12,0萬元,通過驗收,主持)
8、海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旅遊背景下海南海濱自然保護地生态補償政策研究”(編号:HNSK(YB)16-7,2016.01-2017.08,2.5萬元,結題,主持)
9、海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居民感知視角的鄉村旅遊區開發績效研究——以三亞槟榔河、海口龍鱗村為例”(編号:HNSK(JD)17-07,2017.08-2019.12,2萬元,結題,主持)
10、海南省高等學校科研項目“海南省生态旅遊空間開發與管理模式研究”(編号:Hj2009-39,2009.06-2011.12,結題,主持)
11、海南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海南高校旅遊企業管理專業人才課程項目化培養模式研究”(編号:QJI12516,2011.12-2013.12,結題,主持)
12、海南省高等學校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旅遊管理本科項目化課程建設研究——以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為例”(編号:Hnjg2015-16,2015.01-2018.12,1.5萬元,結題,主持)
13、海南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職業體驗導向的旅遊管理本科項目化教學模式研究”(編号:QJY1251511,2015.11-2018.05,結題,主持)
14、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社區特許經營視角下的自然遺産地旅遊開發造血式生态補償模式研究”(編号:41161089,2012.01-2015.12,結題,參與)
15、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縱深推進的品牌化模式研究”(編号:16BGL119,2016.06-2018.06,20萬元,結題,參與)
16、吳德勝院士工作站(海南省重點實驗室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建設專項項目)(編号:HD-YSZX-202107,2021.05.26-2024.6.1,50萬元,在研,排名第三)
17、海南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課題“國際旅遊島旅遊價值鍊分布及其生态優化研究”(編号:HNSK(Z)12-33,2012.05-2015.10,結題,排名第二)
18、海南省自然科學基金高層次人才項目“生命周期變遷下海南旅遊品牌資産的增值路徑研究”(編号:2019RC086,2020.01-2022.12,10萬元,在研,排名第二)
19、海南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全域旅遊背景下海南品牌載體的整合驅動機制與甄選标準研究——以口号為例”(編号:718MS034,2018.01-2019.12,5萬元,結題,排名第二)
20、海南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熱帶海島地區丹霞地貌發育機制及其地質遺迹保護研究——以海南白石嶺為例”(編号:417095,2017.01-2018.12,5萬元,結題,排名第三)
21、海南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基于生态位理論的海南省旅遊競争力發展研究”(編号:717074,2017.01-2018.12,5萬元,結題,參與)
22、海南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課題“基于系統動力學的人力資本增殖研究”(編号:HNSK10-97,2010.05-2011.08,結題,參與)
23、海南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課題“基于生态位理論的海口城市旅遊競争力發展研究”(編号:HNSK(ZC)15-3,2015.04-2017.12,0萬元,結題,參與)
24、海南省高等學校科研項目“海南旅遊法治建設問題研究”(編号:Hjsk2011-01,2011.01-2012.12,結題,參與)
(二)主要橫向課題
1、海南省旅遊和文化廣電體育廳委托課題“自貿港建設背景下海南生态雨林旅遊發展調查研究”(2021.4-2021.7,結題,課題負責人)
2、海南國家公園研究院研究項目“海南長臂猿栖息地周邊社區遊憩利用途徑——以白沙青松鄉為例”(編号:2000401-2,2020.08-2020.12,結題,執行組長)
3、海南省旅遊和文化廣電體育廳委托課題“海南省生态旅遊發展調查研究”(2022.05-2022.10,結題,項目副組長)
4、海口市旅遊發展委員會委托課題“海口市提升旅遊國際化水平研究”(2017.7-2018.1,完成,執行組長)
5、雲南省林業廳科研項目“雲南省自然保護區和國家公園旅遊項目生态補償研究”(2012.03-2013.04,結題,執行組長)
6、四川省水利廳課題“四川省水利風景區生态補償機制研究及試點方案”(2014.06-2015.06,結題,執行組長)
7、海南國家公園研究院研究項目“基于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建設的海南綠色産業發展(研究)規劃”(2023.06-2023.11,在研,核心成員)
8、中國工程科技發展戰略海南研究院2019年咨詢研究重大項目“海南省全面發展生态經濟戰略研究”子課題“海南生态農業建設戰略研究”(編号:19-HN-ZD-03-⑤,2019.12-2020.12,在研,排名第三)
9、海南省農業農村局研究課題“海南省休閑農業發展規劃(2011-2020)”(2010.10-2011.10,結題,子課題負責人)
10、海南省海洋與漁業廳研究課題“海南省海洋産業結構優化的途徑與對策研究”(2010.06-2011.06,結題,參與)
11、雲南省标準化重大項目“雲南省旅遊标準化體系構建與總體設計”(編号:2010BZHXM03)(課題來源:雲南省技術監督局,2010.09-2012.03,結題,參與)
12、雲南省标準化重大項目“雲南省旅遊标準化發展規劃(2011-2015)”(編号:2010BZHXM04)(課題來源:雲南省技術監督局,2010.09-2012.03,結題,參與)
13、海南省旅遊發展委員會委托課題“全域旅遊背景下海南現代旅遊客運改革與融合發展”(2017.05-2018.05,結題,核心成員)
14、海口市發展改革委規劃課題“"十二五"期間海口市城鄉一體化發展研究(hkfg008)”(2009.09-2010.06,結題,排名第三)
15、海口市發展改革委課題“海南國際旅遊島海口市建設發展評估報告(中期)”(2016.12-2017.06,結題,核心成員)
16、海口市瓊山區政府委托課題“海口市瓊山區全域旅遊發展規劃(2017-2030)”(2017.06-2017.12,結題,核心成員)
17、海南橡膠集團委托項目“紅光幸福田園項目概念性旅遊規劃(2018-2025)”(2018.06-2019.06,結題,核心成員)
18、屯昌縣政府規劃課題“屯昌縣休閑農業發展規劃(2011-2015)”(2010.06-2011.06,結題,子課題負責人)
19、三亞市發展改革委委托課題“三亞經濟圈國際旅遊勝地建設規劃(2022-2035)”(2022.04-2023.04,結題,參與)
20、海口市秀英區文旅局委托課題“‘百鎮千村’建設背景下秀英區鄉村全域旅遊發展路徑探讨”。(2017.07,結題,課題負責人)(該課題研究報告獲海口市秀英區委 2017 年“理論學習成果獎”一等獎)
21、五指山市方諾寨熱帶雨林景區創建國家3A級旅遊景區整改提升指導(2023.11至今,在研,課題負責人)
五、主要研究成果
(一)論文成果
[1] 張志明,陳海鷹(通訊作者),戴健馳,盤毅.鄉村旅遊地生計路徑演化過程與機理分析——以海口龍鱗村為例[J].旅遊學刊,2023,38(07):97-112. (CSSCI來源)
[2] Zhiming Zhang, Haiying Chen*, Jianchi Dai, Shanyi Tan & Huan Zhang.From biospheric values to tourists’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behavioural willingness: a comprehensive model test based on the valueidentity-personal norm and normative activation[J].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2023-12-11(online), https://doi.org/10.1080/09669582.2023.2290982 (SSCI來源, JCR1區)
[3] 陳海鷹,楊桂華*. 社區旅遊生态補償貢獻度及意願研究——玉龍雪山案例[J].旅遊學刊,2015,30(8):53-65. (CSSCI來源)
[4] 陳海鷹,楊桂華,曾小紅,李鵬,遊長江.旅遊生态補償:類别構成及核算模型[J].旅遊科學,2017,31(4):15-31.(CSSCI來源)
[5] CHEN Haiying, HE Linsi, LI Peng*, ZENG Xiaohong, YOU Changjiang. Relationship of Stakeholders in Protected Areas and Tourism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A Case Study of Sanya Coral Reef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in China [J].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2018,9(2):164-173.(陳海鷹,何琳思,李鵬,曾小紅,遊長江. 旅遊生态補償視域下的自然保護區利益關系結構分析——以三亞珊瑚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為例 [J]. 資源與生态學報(英文),2018,9(2):164-173.)(CSCD核心庫)
[6] 田劭唯,陳海鷹(通訊作者),戴健馳,張志明.國家公園多維感知價值對遊客生态補償支付意願的影響——自然共情與國家認同的中介作用[J].北京林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3,22(04):9-20.(AMI核心)
[7] 陳海鷹,王培家. 三亞入境旅遊客源市場結構及演化特征研究[J].資源開發與市場,2019,35(2):274-279.(CSSCI擴展版)
[8] 王培家,陳海鷹(通訊作者).廣東省國内旅遊流流量與流質時空演化分析[J].旅遊論壇,2022,15(06):38-48. (AMI核心)
[9] Jianchi Dai, Haiying Chen*, Zhiming Zhang, Yi Pan, Shanyi Tan, Shaowei Tian&Huan Zhang.An Interpretable Moderated Mediation Model:How does Punctum Image Influence Tourists’Behavioral Intention?[J].Applie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2023,37(1):1025-1051.DOI:10.1080/08839514.2023.2195740 (SCI-E來源,JCR2區)
[10] 陳海鷹,黃崇利,曾小紅. 生态旅遊景區“四位一體”式經營管理模式——三亞南山文化旅遊區的案例[J].經濟管理,2012,34(8):121-128.(CSSCI來源)
[11] 陳海鷹,尹正江,李潔瓊.海南省生态旅遊開發基本模式探讨[J].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28(4):14-19. (CSSCI來源)
[12] 陳海鷹,楊偉容.湖泊型體育訓練基地旅遊化開發機理及模式研究[J].四川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38(1):79-85.(CSSCI來源)
[13] 陳海鷹,李向明,李鵬,李周順.文化旅遊視野下的水利遺産内涵、屬性與價值研究 [J].生态經濟,2019(7):141-147. (北大核心)
[14] 陳海鷹,李鵬,李向明.基于吸引物屬性的水利旅遊概念内涵解析[J].生态經濟,2013(11):94-98. (北大核心)
[15] 陳海鷹,黃崇利,李雅之,李潔瓊.職業體驗導向的高校旅遊管理課程項目化:适應性與開發路徑[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8(11):53-59.(北大核心)
[16] 陳海鷹,曾小紅.利益相關者視角的鄉村生态旅遊社區參與模式探讨——以海口龍鱗村為例[J].廣東農業科學,2011(14):157-160. (北大核心)
[17] 陳海鷹,曾小紅,黃崇利,康由發.鄉村生态文明建設與鄉村旅遊協調發展路徑研究——以海口周邊鄉村地域為例[J].熱帶農業科學,2016,36(2):96-101.
[18] 陳海鷹,李潔瓊.海南省生态旅遊發展的SWOT分析[J].資源環境與發展,2009(1):35-38.
[19] 陳海鷹,曾小紅,陳彪.海南農業生态旅遊規劃發展問題探讨[J].熱帶農業科學,2011,31(7):164-167.
[20] 吳娜,陳海鷹(通訊作者),傅安國.遊憩環境、遊憩體驗對遊客滿意度和行為意向的影響——以海南東寨港紅樹林旅遊區為例[J]. 濕地科學,2021,19(1):64-77.(CSCD核心庫)
[21] 曾小紅,陳海鷹(通訊作者),張慧堅.農戶接受農業生态補償方式的偏好及影響因素——基于海南省16個自然村的調查[J]. 福建農業學報,2017,32(9):1026-1033. (CSCD擴展庫)(北大核心)
[22] 曾小紅,陳海鷹(通訊作者),謝龍蓮,李曉娜.基于文獻計量分析的國内農業生态補償研究态勢[J].熱帶農業科學,2016,36(11):124-130.
[23] 曾小紅,陳海鷹(通訊作者),張慧堅.海南省農業生态補償現狀及生态補償機制探讨[J].中國熱帶農業,2017(05):14-18.
[24] 王強,陳海鷹.廣東沿海經濟帶濱海旅遊生态位時空動态特征分析[J].中國海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01):54-68.
[25] 熊長江,姚娟,趙向豪,陳海鷹.擴展計劃行為理論框架下遊客旅遊生态補償支付意願研究——以天山天池世界自然遺産地為例[J].地域研究與開發,2020,39(03):111-117.(CSCD核心庫)(CSSCI擴展版)
[26] 遊長江,何鑫,田良,陳海鷹,張珊,李欣達,劉錦霖.基于全球比較的中國熱帶海洋性島嶼綜合旅遊環境容量指數測度研究[J].旅遊學刊,2021,36(01):135-145.(CSSCI來源)
[27] 曾小紅,陳海鷹,張慧堅,李曉娜,謝龍蓮.海南省科技合作創新現狀及其發展對策[J].熱帶農業科學,2018,38(1):123-129,136.
[28] 楊偉容,陳海鷹,李綱. 海南高校旅遊管理本科項目化教學模式研究 [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13(4):156-159,163.
[29] 史輝南,陳海鷹(通訊作者).海口市龍鱗村農業生态旅遊發展模式探析[J].中國商貿,2011(5):167-169.
[30] 楊偉容,陳海鷹.海南國際旅遊島空間結構分析與優化[J].旅遊研究,2009,1(4):15-18.
(二)著作成果
1、陳海鷹 著. 自然保護區旅遊生态補償——機理分析與路徑探索[M].科學出版社,30.7萬字,2020.12.
2、陳海鷹,曾小紅,黃崇利 著. 海南生态旅遊可持續發展路徑研究[M].新華出版社,22.8萬字,2013.07.
3、楊桂華,陳海鷹,張一群 等 著. 旅遊生态補償[M].科學出版社,35.3萬字,2015.04.
4、李鵬 ,董青 主編 (陳海鷹 參編約7萬字).水利旅遊概論[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03.
5、潘賢麗 主編(陳海鷹 參編). 觀光農業概論[M].中國林業出版社,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9.08.
六、獲獎情況
(1)海南省第九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論文類)(成果名稱:《社區旅遊生态補償貢獻度及意願研究——玉龍雪山案例》;2016年12月;證書編号:第9-86号;本人排名:第一)
(2)第五屆海南省高等學校優秀科研成果三等獎(著作類)(成果名稱:《海南生态旅遊可持續發展路徑研究》;2016年7月;證書編号:2016076;本人排名:第一)
(3)海南省第十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研究報告類)(成果名稱:《全域旅遊背景下海南現代旅遊客運改革與融合發展報告》;2018年12月;證書編号:第10-106号;本人排名:第五)
(4)2016年度雲南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創新團隊類)(獲獎項目名稱:雲南省生态旅遊理論創新與應用;2017年3月;證書編号:20160C264-R-004;本人排名:第四)
七、聯系方式
聯系電話:13876029108
E-mail:chenhaiying2009@163.com
通訊地址:海南省海口市人民大道58号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